手工鞋垫最初是绣花鞋垫,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手工鞋垫属于“割绒”鞋垫,是由绣花鞋垫发展演变而来,据考证,这种民间手工艺起源于山东沂蒙老区,在山东临沂、日照以及江苏连云港等地区的广大农村的农家妇女普遍都会这种鞋垫的制作。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制作原料越来越好,手工越来越精致,图案越来越时尚。割绒鞋垫是机器所不能代替的纯手工技术,一双割绒鞋垫,全手工制做,要使用上乘纯棉绣花线千针万线纳制7到10天才能完成。2019年5月,手工鞋垫制作被莒南县政府列入县第四批非遗名录。
传承人信息:王彩红,莒南县手工鞋垫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师从母亲刘乃英学习鞋垫制作技艺。2015年,在莒南县城北段的长安巷成立“鲁艺手工坊”,2018年,在临沂市文旅局组织的非遗文化展演季中,鲁艺鞋垫荣获优秀展演奖。她的手工鞋垫除在本地销售外,还通过网上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到日本、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