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剪纸技艺培训班在临沂职业学院非遗培训基地开班。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王尚同志,临沂市文广新局调研员王兰峰同志,临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徐化国同志,党委副书记、院长刘磊同志,市文广新局非遗科科长王泽增同志等领导、老师和培训班全体学员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刘磊同志主持。


徐化国同志代表学院感谢省文化厅、市文广新局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关心、信任与支持,他指出,近年来,临沂职业学院在省文化厅和市文广新局大力支持、指导下,将非遗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非遗教育阵地,培养非遗教学队伍,开设非遗选修课程,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取得了扎实的教育效果。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工作,对进一步加强学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推动学院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按照“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培训目标,围绕山东省民间剪纸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精心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加强培训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圆满完成各项培训工作。

王兰峰同志对省文化厅给予临沂非遗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这次培训班是主动响应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举办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各级非遗保护部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保护抢救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非遗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传承延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此次培训班对于学员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将产生重大影响。希望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要倍加珍惜,认真听课、虚心学习、广泛交流。

王尚同志对临沂市非遗工作和临沂职业学院在非遗教育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是着眼于完善传承链条、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的一个重要举措,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组织研修、研习和培训,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王尚同志强调,要准确把握好培训要求,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本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对项目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与把握。要科学设置课堂教学、考察观摩、交流研讨、实践训练、作品展示五个方面的培训内容,以求学以致用,检验成效。要做好教学组织与管理,确保培训工作安全、顺利、扎实进行。

刘磊同志对全体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自我加压,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二要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三要严格纪律要求,自觉遵守培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联合国世界民俗文化使者、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非遗公益项目剪纸组负责人、贺氏剪纸传承人贺虹,省级剪纸技艺传承人王艳俊、林化强、张建斌等剪纸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共有30名学员参加培训。学员们将系统学习剪纸的历史文化变迁、剪纸基本技法、剪纸创意、民俗剪纸、剪纸艺术鉴赏、剪纸创作实践以及传统文化素养、市场营销等课程,开展考察观摩、交流研讨,进行培训成果展示,优秀作品通过临沂职业学院电商网络平台进行宣传。

